The Beatles,欢迎宠幸21世纪

  • 提及The Beatles的时候,你尽可以用上一切赞美之词,如果没有他们,流行音乐的发展很可能是另外一幅景象,这四位传奇人物本是时代的宠儿,最终却宠幸了整个时代。

前披头士时代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英国正处于二战后的阴霾之下,物资匮乏,古老的街道上是战争留下的断壁残垣,美国摇滚乐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英国:在“前披头士时代”,摇滚乐的发源者Chuck Berry、“猫王”Elvis Presley无一不是美国人。而在英国,也只有Cliff Richard和他的影子乐队能与美国摇滚掰掰手腕。正是英国在摇滚上的匮乏以及摇滚乐在世界范围的萌芽,让披头士既可以传承现有的音乐风格,又有无限的空间进行创新。

时代的宠儿 The Beatles

相比音乐,披头士乐队最先迷倒万千少女的是他们的形象——穿着无领的套装,脚下一双切尔西靴,梳起乖巧的发型,塑造出了四个邻家大男孩,他们代表着英国年轻一代:得体,有活力,不失风趣。

披头士的出现解救了英国人,人们太需要从压抑的社会氛围中逃离出来了,歌迷们急切地了解他们的一切,给他们写信,在他们的家外蹲点,在街上追车,在演唱会上疯狂尖叫,一切属于粉丝的疯狂举动都能在那个时代看到,“披头士狂热”由此拉开大幕。后来乐队主演的电影《A Hard Day’s Night》(一夜狂欢)虽然是虚构的剧本,但几乎就是四人日常生活的绝佳体现。

英伦入侵

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不幸遇刺,全美都因这位年轻有为的总统的遇害而心痛不已。披头士乐队原本就计划在一个月后发行的单曲《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恰好成了强心剂:在发行后的三天内,这张单曲在全美卖掉了25万张。

披头士的第一次美国之行十分轰动,1964年4月4日的Billboard前五名全部被他们占据,前一百中上榜14首;列侬麦卡特尼署名的歌曲在当年共七次拿下冠军单曲,当他们第一次参加埃德沙利文秀登上美国荧屏时,约有7300万美国民众一起收看,直播时美国青少年犯罪0起。这次巡演不仅让披头士成功扬名世界,也让美国的摇滚界巨头的地位正式受到挑战。

重返录音室

正当红的披头士始终在忙碌地工作着,在两部电影两张专辑面世的同时,他们造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香港和日本,影响着坂本龙一、伊坂幸太郎、村上春树们,也二次访美,在谢亚球场面对55600名观众举办了盛况空前的演唱会。但与此同时,观众的热情似乎让他们开始难以招架,粉丝的尖叫声总是远远盖过他们的音乐,The Beatles正是从这个时候悄然改变的。

这种转变在1965年就初现端倪。不知是否是Bob Dylan带给他们的影响,列侬在《Help!》中的同名曲就像是在传达一种求救信号,保罗梦中所作的传世名曲《Yesterday》配上了弦乐四重奏,也一改之前简单的情爱歌词,显示出了一名优秀作词人的潜质。

1965年底《Rubber Soul》发行,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这支摇滚乐队的急速转型:专辑主题大多仍与爱有关,但是歌词中的“love”却越来越少,一年前还在唱着《Can’t Buy Me Love》的他们,在《Girl》里居然唱出了“当她年少时有人会告诉她,苦痛是快乐的源泉吗?”这样的歌词,披头士开始探索各自痛苦和愉悦的奥秘。电影《Help!》仿佛在说:来,在披头士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乐队”之前,最后看一眼彩色的“偶像天团”吧!

1966年7月,披头士在菲律宾巡演期间没有回应王室的邀约让他们遭到当地民众的唾弃,同月列侬因为断章取义的言论“现在我们比上帝更流行”引发众怒,两次意外,让四人决定彻底歇演,潜心录音。就是这一年,专辑《Revolver》的面世从封面到歌曲都让人嗅出了一丝迷幻的气味。

保罗逐渐成为乐队的主心骨,贡献了两首悠扬小调《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和《For No One》,林戈脍炙人口的《Yellow Submarine》也出自他手,厚积薄发的乔治·哈里森对印度音乐的痴迷体现在了《Love Me To》上,列侬的《Tomorrow Never Knows》更是被津津乐道,四人开始打破传统壁垒,探索更为严肃的主题,并更加熟练地运用录音室技术。

1967年是摇滚史上最辉煌的一年,披头士对此也贡献良多:双A面单曲《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Penny Lane》发行、跨时代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横空出世、迷你专辑《Magical Mystery Tour》和同名电影上映、《All You Need Is Love》全球直播…对于其他乐队来说可以吹嘘一生的辉煌生涯,对于披头士而言仅仅是一年罢了。

《Sgt. Pepper》这张专辑的伟大无需多言,传奇的封面设计下包含的是半年在录音室的潜心工作。在制作人乔治·马丁的带领下,录音室变成了他们的乐器——铜管、竖琴、电子琴,就连吹纸也能被用作伴奏。这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概念专辑,但艺术性却达到了巅峰。他们就地取材、分工明确、合作得当,实现了每一个细小的天马行空的想法,最终让披头士成为了流行音乐的开路者。

顺其自然

命运也会偶尔背叛他们。经纪人Brian Epstein的离世好像让这支所向披靡的乐队集体陷入了迷雾之中,在创作上,保罗与列侬的分歧越来越大,乔治的个人能力开始攀升,但是碰到过于强势的麦卡特尼也只能强忍,与此同时,新来的吸血鬼经纪人Allen Klein榨干了他们的一切商业价值,苹果唱片公司财务状况每况愈下。面对着各方面不顺的四人陷入窘境,各自为战,1971年4月,硬币落地,披头士宣告解散。

尽管如此,他们最后的三张专辑仍然保持了非常高的水准。“白色专辑”被称作是制作最不精良的专辑,成员各自鼓捣着自己的作品,二十多首歌被一次性塞进两张唱片,但多首质量上乘的作品足以让人们看到,几年间迅速成长的披头士四人即使单飞也一定会有不错的发展。

《Let It Be》是发行的最后一张专辑,他们回到儿时的摇滚根源,留下了一张值得流传永世的优秀作品。《Abbey Road》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张,四人心照不宣地意识到了乐队即将走向解体的结局,站完了最后一班岗,如果今天的你走进唱片店找老板要一张披头士的专辑,他一定会告诉你《Abbey Road》是最为抢手的。

Good Day Sunshine

不管是“顺其自然”还是“你付出多少爱,就得到多少爱”,都是披头士向世界告别的最佳金句。他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对音乐无私付出,“六十年代的披头士”最终让那个黄金时期变成了“属于披头士的六十年代”。

纵观披头士乐队的音乐,你似乎很难找出一首“不好听”的歌曲,这和四人的创作天赋以及乔治·马丁的精良制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鼓手林戈是四位成员中被诟病最多的人,但其实精致的旋律和编曲更需要器乐水平的支撑,这可能是他们最被忽视的一点。保罗精通钢琴、吉他和贝斯,乔治的揉弦和滑棒极其出色,即使吉他平庸的列侬也在《Get Back》里献上非常出色的solo。

如果把西蒙和加芬克尔(美国60年代最受欢迎的音乐组合之一)的和声比作是奶与茶的融合,保罗·麦卡特尼和约翰·列侬的结合就像是姜撞奶。两种不同质地的声音碰撞在一起,凝结成另一种天籁。哈里森的声音有时候可以是姜撞奶上点缀的红豆,但需要他独当一面时,他既可以是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也可以是苦涩的浓茶。至于可爱的林戈,他就是一杯简简单单的鲜榨果汁,充足的糖分摄入让人不明缘由地开心。

本文转自网易云音乐,对部分内容有所删改,如侵删。

当前网速较慢或者你使用的浏览器不支持博客特定功能,请尝试刷新或换用Chrome、Firefox等现代浏览器